兩年多的疫情,現在漸漸走向與之共存,面對每日破萬的確診案例,作為懷有新生兒的準媽媽們,難免擔心這段時間是否會不慎染疫?是否會影響到胎中的寶寶?寶寶出生之後似乎又是另一個需要擔心的階段。想著想著,不禁陷入憂慮與低潮的輪迴,進而出現產前憂鬱的狀況,此篇將告訴各位準媽媽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產前憂鬱,並且找到排解辦法,畢竟心情與身體有著緊密的關聯,若是沒有好好認識自己的心情並且找到方法解決,對自身與胎兒都不會有正向的幫助。
簡單的自我評測,盼對自己是不是產前憂鬱
心情不好就是憂鬱?一兩天覺得備感無力是不是就是憂鬱症的前兆?別緊張,透過下面的一些自我覺察跟評量,如果發現同時出現 4-5 點症狀,並且持續兩週以上,就有可能是產前憂鬱。
- 莫名焦慮、煩躁
- 睡得太多或太少
- 對原本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
- 時常感覺自己幫不上忙而愧疚
- 暴食或食慾不振
- 長時間悲傷
- 難以專注
- 懶得與人交際
另外也可以透過由衛生福利部提供的簡式健康表(前往檢測),來量測自己的心情分數。如果發現分數長時間達到10分以上,那就會很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發現自己有產前憂鬱的情形,又該怎麼辦?
其實憂鬱幾乎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文明病,發現自己有憂鬱的傾向也不需要因此認為自己是不是抗壓性太低、太多愁善感或甚至認為這是一件需要被隱瞞、見不得光的事情,事實上,每 10 個準媽媽就有1個有產前憂鬱的困擾,更別說現在疫情人心惶惶,在壓力甚巨的今日,不需要將憂鬱的原因再次歸咎給自己,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你可以透過下面幾個簡單的方式,幫助自己試著舒緩情緒:
1. 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或伸展

運動能夠刺激大腦產生腦內啡,腦內啡能為大腦創造幸福感與興奮感,是再好不過的天然百憂解。
2. 與身邊的親友或是有相同經驗的媽媽聊聊

當你覺得鬱卒的時候,你偶爾需要與自己對話,但是也別把自己封閉起來,有些時候自己想不通的問題,透過身邊人的提點,或請教曾經有相同經驗的媽媽,就能為你提供解方,有些時候事情即使沒辦法被及時解決,能夠說出來總是比較輕鬆。
3. 適度的休息、睡眠

憂鬱有時候除了是憂慮大環境的不安定,也有一部分可能來自生活的壓力,有部分準媽媽可能現在依然需要工作或者有龐大的家務需要處理,絕對要找時間讓自己停下來,適度且好好的休息,養成規律睡眠,都能幫助自己緩解不好的情緒。
4. 適度補充魚油Omega-3

研究指出患有產前憂鬱症的媽媽相對沒有症狀的媽媽,血液中的DHA與Omega-3的含量較低,且憂鬱時間越長,缺乏的狀況也就更顯嚴重;亦有日本研究團隊指出 Omega-3 可以改善憂鬱的情況,因此可以與您的醫生諮詢看看您是不是適合在孕期間攝取Omega-3,適量的補充海鮮也會是很不錯的方式,鮭魚、鯖魚、秋刀魚都是富含魚油的魚類。
5. 尋求專業協助

尋求專業協助一點都不需要覺得羞愧或可恥。現在大家對於到精神科、心理諮商報到已經漸漸習以為常,其實它也就跟感冒要看醫生是一樣正常的,醫生通常也都能以更客觀且科學的方式協助準媽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最後,也要告訴每一位準媽媽,雖然現在全球仍籠罩於疫情之中,但也別讓自己過度緊張,若出現孕婦感染的新聞,可以先行了解染疫的原因,實際的情況關注官方公告,平時則做好政府宣導的防疫措施,減少與人接觸機會,同時可以依照醫生建議補充適量的保健品,維持身體的抵抗力,保持心情的輕鬆就可以囉。